GRE怎麼準備?GRE準備懶人包2025-Lily GRE補習
- Lily GRE
- 8月31日
- 讀畢需時 11 分鐘
是目前市面上唯一GRE 335/GMAT 730/TOEFL115皆一戰高分且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。畢業於HEC Paris-Yale雙管碩士(雙獎學金)。
這篇文章,我想用我多年帶領學生準備GRE的經驗,把你可能需要知道的所有GRE考試資訊、官方規則、準備策略,以及我在顧問諮詢中最常被問到的 FAQ,通通整理成一篇完整的 GRE準備懶人包。

GRE準備時間要多久?
首先需要考量三個準備時間影響因素:
考生申請目標分數
考生英文與數學程度
考生每日可支配時間
考生應該根據自身能力和時間分配的合理計劃,才能在有限時間內最大化準備效果。
準備時長具體案例分析
若考生的英文與數學底子極強,建議預留三個月(若每日可支配時間充裕,可在職準備)
這類型考生的典型輪廓是:理工背景(如數學、電機、機械等),英語成績亮眼(TOEFL 105+/IELTS 7.5+/TOEIC 960+),而且對考試規則的分析力很強。
就實戰表現而言,只要把Lily GRE高頻單字穩定累積,搭配Lily GRE雲端題庫系統刷題與規律模考,基本盤分數通常不難到手。要把分數推到個人上限,關鍵不在「寫完」,而在「又快又準」:尤其是 Verbal 的雙空、三空與長篇閱讀,必須把命中率拉高;每題都要以清楚的推理流程在時限內做對,才是真正的加分點。
如果想要了解不同底子的考生的具體案例分析,以及不同底字考生個別的具體時間規劃方式,可點擊下方的延伸閱讀連結詳讀相關內容。
GRE準備必用資源有哪些?
官方資源(如 GRE Oficial Guide、PowerPrep Practice Test 1/2)用來掌握出題走向與計時規則,應留在中後期模擬正式環境;第三方高品質題庫可在前中期建立題感與流程;字彙工具(例如間隔複習系統的Quizlet,Magoosh GRE Flashcards)則貫穿全期,但要把「做題遇到的單字與片語」回填到卡片,形成題目跟單字想輔相承的閉環。模考請務必扎實檢討,完成一回就做一次「配速、策略、錯題」的總整理。
如果想要GRE資源詳細優缺點分析,以及具體如何使用可以詳閱下方文章。
準備GRE最常見的五大錯誤有哪些、我該如何避免?
❌只背GRE單字中文意思
Verbal 不只記GRE單字的中文對應,還要熟悉用法、詞義層次與同義詞;把GRE單字放進閱讀、填空與做題情境中反覆運用,重「背得精」勝過「背得廣」。我甚至會建議同學要自我測驗,看看能否除了意思之外,可以看到單字直覺反應出同義詞跟反義詞。
❌放棄閱讀
GRE閱讀占題型至少一半,不可偏科。以正確方法大量練習經過分類挑選的課後GRE閱讀與機經題,建立解題 Pattern,持續記錄錯誤並回練。千萬不要覺得背單字、練習填空就可以高分,閱讀(尤其是GRE短篇閱讀)實戰上投資報酬率是非常高的。
❌花太多時間在GRE寫作練習
GRE AW雖非多數科系硬性高門檻,因此不要為了顧GRE作文反而損害到Q跟V練習的時間跟效率;若 TOEFL 寫作弱,GRE 寫作高分確實可補位。但建議GRE作文避免口語化,記憶模板、練組織邏輯,並參考Lily GRE雲端已整理之題庫與範文。
❌忽略GRE模擬考試
模考用來熟悉介面、配速與壓力情境,提早暴露強弱點,避免正式場寫不完。除 PP1/PP2,全程也建議需複習Lily GRE自編教材(如作文範文、閱讀題型整理、Lily GRE衝刺班單字本必考GRE高頻單字)。很多同學使用GRE模擬考如果成績不佳非常焦慮跑來跟我說之後,我會請他們回想跟複習一下我們Lily GRE上課的觀念、技巧、以及我當時帶他們做題的感受。通常隔天模擬考分數就會回穩甚至飆高,因為同學的解題思路被拉回正確的策略上。
❌忽略計畫安排
與Lily GRE顧問討論並訂出個人化讀書計畫,合理分配時間與資源;依個人學習容量規畫流程、題量、檢討法與時間控制,比較在課業/工作並行下仍有效準備。很多同學偏離原本計劃時會不敢跟我說,但其實越是偏離計畫,越是要跟我回報,才能夠及時拉回正軌避免影響同學的留學申請計畫。
五大常見錯誤的詳細解說可到下方文章閱讀。
GRE 與 IELTS/TOEFL 要先準備哪一個?順序怎麼排才不浪費時間?
為什麼沒有絕對正解的順序?
GRE 與 IELTS/TOEFL 的本質不同:GRE 檢測的是學術閱讀邏輯、論證與數學能力,常被美國與部分英歐碩士視為關鍵評量;IELTS/TOEFL 則是語言能力門檻,強調聽說讀寫能否支撐你在英語環境中學習與生活。也因此,先後順序不應用單一準則決定,而要回到你的申請需求、英文基礎與時間軸上綜合判斷。
什麼情況下先考 GRE 比較有效?
如果你的英文底子穩、過去準備語言檢定表現也很穩定,且目標校系偏好或要求 GRE(特別是美國、英國的頂尖學校與許多 MBA 計畫),並且你的申請時程足以容納兩類考試,那就先衝 GRE。GRE 的高密度學術閱讀與寫作訓練,會讓你後續銜接 IELTS/TOEFL 更順手;完成 GRE 後再進入語言考試的策略與題型演練,通常能以更少的時間達到門檻,同時也提升申請文件的論證品質。
什麼情況下先考 IELTS 比較務實?
當申請截止只剩下兩個月左右、兩種考試都尚未準備,或是你打算申請的學校與科系不需要 GRE,又或者目前英文程度距離 IELTS 6.0/TOEFL 85 還有落差,那就應該優先處理 IELTS/TOEFL。先確保能在截止日前遞交完整申請,再視可用時程評估是否補上 GRE,比起硬闖 GRE 更能有效降低風險。
可不可以同步準備?要注意哪些缺口?
可以,但要特別小心「聽力與口說」這兩個 IELTS/TOEFL 關卡。GRE 完全不考聽與說,若你一邊準備 GRE 一邊忽略聽說,轉考 IELTS/TOEFL 時很容易卡關。較穩妥的作法,是在 GRE 準備期間就安排每日 15–20 分鐘的 Podcast 聽力與錄音口說練習,讓語音輸入與輸出能力同步累積,之後轉檔到 IELTS/TOEFL 不會手忙腳亂。
一個簡易的基礎門檻可以怎麼判斷?
若你「認真準備之後」的 TOEIC 仍低於 800 分,通常不建議先上 GRE。GRE 的語義辨識與學術論證要求遠高於一般語言檢定,基礎尚未穩定就投入 GRE,往往會在閱讀邏輯與寫作上受挫,既耗時也浪費考費與心力。
最終如何決定GRE與雅思的順序可以詳讀下方文章,文中會點出三個可以釐清的問題,便能整理出準備順序。
GRE 與 TOEFL 的年度報名與送分時程怎麼規劃?
對於數學中上、英文中上的台灣學生,只要有系統補習(或等效的自學規劃),而且訓練強度與實戰難度對齊,通常在 5 個月內就能把 GRE 衝到 320 左右。例外多半出在三種情況:工作負荷過高無法維持時數、基礎明顯偏弱尚未打底、或投入度不足。
至於為什麼大多數學生適合先考 GRE、再考語言考試(TOEFL/IELTS)?關鍵在於台灣學生的語言弱項通常在聽力、口說、寫作;反之,經過 GRE 的高密度學術閱讀訓練後,TOEFL 閱讀幾乎不成問題。因此在準備 GRE 的同時,建議把自己「泡在」英文音訊中,並每天安排不超過 20 分鐘的 TOEFL 口說流暢度(fluency)練習。累積數週至數月後,等 GRE 一結束,就能無縫銜接 TOEFL 的策略與題型演練;而只要聽力到位,托福寫作也能很快依照明確架構上手。
先列出每個目標校系的 Deadline,再倒推 10–12 週回到第一次托福正式考,預留 3–4 週做一次重考的彈性,並安排在正式成績上線與送分完成的可控區間內。GRE第一次考試則是托福第一次考試回推3個月以前,預留GRE重考機會,考試成績可使用 ScoreSelect 送最佳場次,但送分與校內處理仍需作業時間。
GMAT轉考GRE要注意哪些差異?
GMAT轉考GRE的準備過程需要調整策略與練習重點。
刷題到底要不要?
GMAT 強調「少題深掘」,因為實戰題目幾乎全新,練習題格外珍貴;但轉到 GRE,策略不同。就算GRE單字還沒完全熟,也要把指定題目刷好刷滿,同時維持正確的解題習慣與技巧。GRE 實戰常見與題庫同型或相近題,題量與題感的累積能直接轉化為分數;檢討仍要做,但不該犧牲必要的刷題密度。
數學時間怎麼分配?
GMAT 不能回頭改答案(雖然現在新制GMAT Focus有說可以改3題的答案,但真正上過考場的人一定會跟你說,光是寫完就很吃力了,根本沒有時間回頭改),很多人為了多留計算時間而匆忙讀題,反而增加粗心率。GRE 不同:數學能回改答案,且允許使用螢幕計算機。建議把讀題與列式的時間比例拉高,先把條件抄對、式子列正,再把繁瑣運算丟給計算機;最後再回頭檢查關鍵題,利用可回改的特性降低失誤。
檢討需要花多久?
GMAT 式的「一題二十分鐘總結」不適用於 GRE。GRE 的檢討重點在單字語義與用法的精確核對、題幹資訊與隱性關鍵字的釐清,一題大多不該超過八分鐘。把省下的時間投入閱讀理解速度與高頻字彙,學習邊做邊回填錯題詞彙,比冗長筆記更有效。
模考分數能不能信?
GMAT 許多民間模考與實戰落差大,導致「模考高分、正式失常」屢見不鮮。GRE 的情況相對友善,高品質的官方模考(如 PowerPrep)與實戰分數通常具有參考性,可用來校準配速與策略。若有緊張型考生,需額外安排情境演練,但整體而言,GRE 模考是可用的評估。尤其是官方的PP模擬考分數,非常多GRE考生實戰上的分數就是PP的分數。我自己也是考前PP考335,實戰確實是335分。
托福、GRE、GMAT 要如何連貫準備、甚至能互相加成?
閱讀應如何從 GRE/GMAT 平順過渡到 TOEFL?
多數在 GRE/GMAT 表現不錯的考生,轉考 TOEFL 時閱讀通常已接近滿分,但仍容易因思維模式沒切換而丟分。常見失誤是把 TOEFL 的六選三硬套成 GMAT/GRE 的主旨題處理,以及自信過頭導致配速過快、在細節題上粗心。
準備上要刻意把心態轉成 TOEFL 模式,強化Locating Keyword的能力,對於較特殊的題型建立固定步驟與驗證節點,不靠語感硬猜。
考前至少留一週做整個 Reading section 的限時演練,而非只做單篇練習,讓配速與體力更貼近實戰
在 GRE/GMAT 閱讀期間遇到的學術名詞與專有詞彙可順手整理,未來 TOEFL 閱讀就不必再額外背誦同類字彙。
托福/雅思聽力應如何在備考 GRE/GMAT 時同步鋪路?
就算 GRE/GMAT 能高分,聽力未必跟得上,卡關多半來自語速、連音與音素辨識。若在備考期間完全沒有英語聽力習慣,轉考 TOEFL 很可能被 Listening 拖分。
較穩妥的作法是在準備 GRE/GMAT 的同時,日常就把影音內容換成英文,例如 YouTube、Podcast、紀錄片或你真正感興趣的主題,每天維持不超過三十分鐘、選在放鬆時段進行,不必拘泥於 TOEFL 真題素材以免壓力過大。起步先專注聽懂與理解,不急著做筆記;當熟悉度提升,再加入跟讀或逐句跟唸的練習,把語音與節奏感養成,日後銜接 TOEFL 的聽說就能少繞彎路。記住!單純提升聽力理解力就好,不要聽完硬要寫題目。
👉 延伸閱讀:GRE、拖福與GMAT該如何一起準備?六大方式分享
GRE準備FAQ總整理
Q1:GRE準備3個月夠嗎?
A:如果你的數學、英文都是中上原則上來說是夠的。但如果有任何一科程度是偏弱,又加上是上班族,建議預留更多時間。
Q2:第一次GRE準備考試該何時安排,是否一定要預留GRE重考?
A:請倒推申請截止日前 10–12 週完成第一次正式考,讓正式出分與送分有餘裕。大多數申請者會預留至少一次重考機會,間隔至少一個月以上,足以完成有意義的檢討與修正。若第一次已達標且時間充裕,可視申請策略評估是否衝更高。
Q3:GRE模考分數可信嗎,為什麼正式考有時會掉分?
A:模考具參考性,但前提是「環境等同正式考」:無干擾、嚴格計時、不查字。不等同時,分數往往高估。另有兩個常見落差來源:配速在長時間下未被驗證、或在壓力情境下流程崩解。把模考當成「流程檢測」並寫出「下一次我要改的三件事」,比分數更能換到實際上分。
Q4:GRE單字到底要背到多少,如何驗證自己真的會?
A: 不要只有追單字量,追「可用性」。對每個GRE高頻字建立同反義與常見搭配,並用 1–2 個同義改寫測試;做題遇到的關鍵詞立即回填到卡片。注意GRE單字的一字多義、抽象延伸意義、以及語境。做GRE填空題目時看是否能用語義而非翻譯做決策。
Q5:GRE計量總是粗心失分,如何快速止血?
A:先建立「錯題雷達」:把近兩週錯題標註成因並排序,集中火力在最高頻類型。實作時採三段式檢查,並盡量把式子在列式前就做維度與單位確認,列式後用可約分先約掉,降低長算風險。面對多步驟代數,優先嘗試代入或選項回代,保住時間。
Q6:GRE可以用計算機嗎,數值要不要約分?
A:計量區有螢幕計算機可用,但請「斟酌使用」:比如只有在真的非常難的計算就好,其餘以心算與筆算維持節奏。若題目要求最簡分數,必須約分;未明確要求時以正確為優先,但建議仍在檢查階段做簡化以降低誤抄風險。
Q7:GMAT轉GRE 時,我該從哪裡開始調整?
A:第一週做題感轉換:Verbal 從同義詞切入,練習在選項中辨識語義;Quant 把資料充分性(Data Sufficiency)的思維轉為條件列舉與比較大小的結構。第二週開始重建配速:以中等難度題目進行 段落式計時,設定每題停損,避免被單題拖垮。
Q8:GRE準備時可以同時準備托福嗎?
A:不建議,但我有學生經歷過。不是不可行,但是除非你時間很多、程度很好,否則GRE托福考試同時準備往往會兩頭燒卻兩頭空。
Q9:GRE與 IELTS/TOEFL 要如何搭配,避免重工?
A:把「輸入」與「輸出」分離管理。輸入(閱讀、聽力)共用一批學術素材,輸出則依考試要求:IELTS/TOEFL 以語言準確與連貫為主,不要把GRE或是GMAT學到的單用在語言考試的口說或是寫作上。
Q10:我該如何安排GRE送成績單與文件時程,避免最後關頭卡住?
A:標出四個里程碑:最後一次考試日、正式出分日、送分完成日、校內文件審核緩衝。將「送分完成日」放在 Deadline 前至少兩週;若學校需要第三方成績單認證,緩衝拉到三週。
Q11:GRE準備重考間隔多長比較好?
A:建議間隔至少一個月,期間完成一次完整的「錯題分類→解題策略調整→段落式計時→弱點總複習」。不要為了「頻率」而重考;每一次上場都應帶著明確修正點與配速策略,讓分數呈現階梯式上升,而不是隨機波動。
Q12:GRE實體考場與GRE在家考如何選擇,兩者準備上有差嗎?
A:準備方式完全沒差,但是不同考場可能會影響同學心態。家中若能提供安靜、穩定網路與合規則的空間,居家考可節省通勤不確定性;若擔心技術細節或監考規範,實體GRE考場更保險。準備流程一致:都以計時與模擬正式環境為核心,只是GRE在家考要事先彩排設備檢查與鏡頭角度。
其他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文章:
Lily GRE 課程方案資訊
歡迎聯絡我們
請先填寫諮詢表單並主動加老師的Line(https://line.me/ti/p/a0oyeajkAI)預約諮詢時間(表單請點選上方「預約試聽諮詢」)
E-mail: lilygre340@gmail.com
市話:(02)3393- 3633
留言